第三一一回 贾母慧眼 独爱黛玉_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
乐文小说网 > 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 > 第三一一回 贾母慧眼 独爱黛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一一回 贾母慧眼 独爱黛玉

  只看原书,仿佛玉石之盟与金玉良缘两派斗来斗去。

  可现实之中,贾兰却十分清楚压根就没有这回子的事。

  贾母选定的一直就是黛玉!

  不是因为黛玉是史老太君最亲爱的外孙女,所以得到了老太太独一份的宠爱,而是在老太太的眼里,黛玉之大气远超宝钗、湘云。

  只有黛玉才是那个真真能够毫无保留地包容贾宝玉各种性子的人。

  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?单看面相便知他是个不凡之人。

  黛玉七岁入荣国府时,八岁的贾宝玉面如敷粉,唇若施脂;转盼多情,语言常笑。然一段风骚,全在眉梢;平生万种情思,悉堆眼角。看其外貌,最是极好,却难知其底细。

  最后一句“难知其底细”可谓的极妙。

  从前面的描述上看,贾宝玉长着男生女相,俗话:“男生女相,悟性非凡,衣重六铢,晴时无弦。”衣重六铢这个词倒是在佛经《长阿含经·世纪经·忉利品》里提到过,意思是仙佛穿的衣服。

  男生女相又叫武人文相,主富贵、悟性高,受人欢迎。

  单独地看,宝玉面相好则好矣,好像也不过如此,但若是横向比较一下,其中颇有深意。

  唐僧就是男生女相,《西游》之中写唐僧外貌:“凛凛威颜多雅秀,佛衣可体如裁就。辉光艳艳满乾坤,结彩纷纷凝宇宙。”诚乃佛子出世,活罗汉下降,活菩萨临凡,太宗皇帝更与其拜了四拜,口称“御弟圣僧”。

  所以贾宝玉的面相不简单。

  原书里,曹公写完贾宝玉的面相,紧接着来了一首《西江月》:

  无故寻愁觅恨,有时似傻如狂。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内原来草莽。潦倒不通世务,愚顽怕读文章。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!

  富贵不知乐业,贫穷难耐凄凉。可怜辜负好韶光,于国于家无望。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寄言纨绔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!

  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。

  曹公这么一手反转把读者们又绕了进去,让大家都以为贾宝玉是个草包,甚至连贾兰刚开始的时候先入为主的也是这样认为。

  头条文看多了,对书中之饶观感不免有些面谱化。

  可是看官们别忘了,在书的开头曹公可是借冷子心口道出贾宝玉之不凡,乃“太平无为之世,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……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,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,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。置之于万万人中,其聪俊灵秀之气,则在万万人之上;其乖僻邪谬、不近人情之态,又在万万人之下。”

  按冷子心法,贾宝玉乃是陈后主、唐明皇、宋徽宗之一流,又类倪云林、唐伯虎、祝枝山。可见他对贾宝玉评价十分之高。

  这才开篇,便又暗暗伏下曹公虚虚实实的写法。

  贾兰也是不久前才开了窍,觉得贾宝玉其实并非只是个草包。

  细细回想,他对凤话最大的不爽唯有一点,就是他不经事,关键时刻靠不住。

  这点在晴雯差点儿被撵的时候体现的一览无遗。

  贾宝玉能够平等待人,可他却没有对上反抗的勇气。

  他坐享其成,在前饶福荫之下坐享其成,却又不想有所作为,到头来只能空留嗟叹。

  他的平等是苍白的。

  同样,有着心气儿的晴雯也有同样的问题,她向往平等,可她的平等不过只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,可以依靠的宝玉又是个靠不住的人,到头来连个“清清白白”的名声都保不下来,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。

  贾母风风雨雨多少年,阅过了多少人,对贾宝玉这个孙儿,无疑是懂的。

  既知道贾宝玉的聪俊灵秀,也心知其乖僻邪谬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w99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w9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